端午節,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
在我國已經存在了上千年
西晉《風土記》說
“仲夏端午。端者,初也?!?
這是“端午”一詞最早的出處
端午的由來
端午節,又稱端陽節、龍舟節、正陽節、天中節等,節期在農歷五月初五,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。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,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。仲夏端午,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,是龍飛天的日子,即如《易經·乾卦》第五爻的爻辭曰:“飛龍在天”。端午日龍星既“得中”又“得正”,乃大吉大利之象。
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、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,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;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,節俗內容豐富精彩。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,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而不輟。
端午習俗
端午節,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于拜祭龍祖的節日。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,后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;不僅如此,還有紀念伍子胥、曹娥及介子推等傳說。
扒龍舟作為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,是古代龍圖騰祭祀的節儀,乃遺俗也。據《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》稱,早在7000年前,遠古先民已用獨木刳成木舟,并加上木槳進行劃舟。龍舟最初是雕刻龍形的獨木舟,后來演化成木板制作的龍形船。
在端午節布置種種可驅邪祛病的花草,來源亦久。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為端午節重要內容之一?!肚G楚歲時記》:“采艾以為人,懸門戶上,以禳毒氣?!?
由于艾為重要的藥用植物,可制艾絨治病,灸穴,又可驅蟲。五月艾含艾油最多,(此時正值艾生長旺期)所以功效最好,人們爭相采艾。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。
端午食粽,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。由于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,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;從口味上分,粽子分為咸、甜兩派。端午食粽的風俗,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,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、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,流傳到朝鮮、日本及東南亞諸國。
靈科超聲波的祝福